第六章 保护规划

发布时间:2019-07-17 10:24
第一节 规划原则
一、整体性与系统性保护原则
将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森林 - 湿地生态系统、生物多样性资源和
满族、鲜族文化及地域性人文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,采取多种
保护方案,加强和弥补湿地薄弱或缺少的湿地自然结构要素,维护湿
地生态特征和风貌,最大限度地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
性。
二、被动与主动保护结合原则
通过法律法规约束、行政或经济惩罚、利益诱导、荣誉激励等多
种方式,将强制性的被动保护与自发性的主动保护相结合,逐步转变
公众对于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态度,形成广泛的湿地保护群众基础,推
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。
三、保护强度差异性原则
基于湿地公园内不同功能区域的地域特点和保护目标,采取不同
的保护措施和手段,确定不同的保护强度,使保护措施科学、可行,
既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资源,又为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
发展提供条件。
四、分区分期保护原则
根据湿地公园各个分区的不同功能定位,明确各区保护工作。按
60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( 2013-2018
照保护工作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,分区、分步实施,将建设任务有
计划、有步骤、科学合理地分配到各建设分期中,确保保护工作的稳
步、顺利开展。
五、展示性保护原则
采用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方式,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、适度地设
置科研、宣教、生态旅游等展示性项目,在实现资源保护的基础上,
扩大公众对湿地功能、价值、作用等方面的综合认知程度,实现环境
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更好结合。
第二节 规划目标
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公园内各类湿地资源、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
区域内的湿地生态系统、森林生态系统,维护湿地生物赖以生存的栖
息地生境免遭破坏,保护和完善湿地 森林复合生态系统结构,强化
区域生态系统功能。在保护的基础上,探索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式方法,
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向共赢。
第三节 规划对象
湿地公园内保护对象主要包括 4 类:湿地水系和水质、湿地水岸、
湿地栖息地(生境)保护和湿地文化资源保护。
1 、湿地水系和水质保护
通过外源污染控制、污染物清理、水系疏通、水文水质监测等方
式,保护区域内水文水系畅通,提升水体质量,优化生态系统结构,
61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( 2013-2018
强化生态系统功能。
2 、湿地水岸保护
加强对现有良好水岸的保护,对结构不完整或已遭破坏的水岸采
取适度的工程措施加以修复,构建结构完善、功能完备的水岸生态系
统。
3 、湿地栖息地(生境)保护
加强本地物种保护,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和繁育,开展定期
监测、森林防火、病虫害防治等措施,维护和提升栖息地环境质量。
4 、湿地文化保护
保护湿地公园所属大区域内的文化资源载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,
深度挖掘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湿地文化,配以多重方式加以展示,普及
湿地知识,扩大湿地公园影响力。
第四节 水系和水质保护规划
一、现状
1 、水系现状
湿地公园内的水系主要为碱水河,自南向北呈狭长带状,流域面
18.20km
2
、河流全长 12.80km ,在湿地公园内长度 2.50km ,比降为
10.1‰ ,流域平均宽度 1.42km ,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2418 m
3
。碱水
河河川径流量主要靠雨水和泉水补给,其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资源量
2032 m
3
,为玄武岩网状裂隙水。
2 、水质现状
62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( 2013-2018
湿地公园水质优良,按照 2013 5 月份的监测数据,湿地公园
内地表水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 GB3838-2002 )中规定
的Ⅱ类水质标准。但湿地公园内部分区域水质仍旧存在一定胁迫因
子,需加以控制,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:
1 )近几年,白河林业局为拓宽林区职工增收渠道,将部分林地
承包给个人,用于从事林下养殖和水产养殖,致使湿地公园范围内部
分水体富营养化。
2 )湿地公园规划区西侧部分林地和草本沼泽湿地被开垦侵占为
农田,化肥和农药通过地表径流排入周边河道或水体,造成一定污染。
另外,湿地公园内现有少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活垃圾污染等,也会
对湿地公园内水质产生一定影响。
二、保护措施
1 、加强对现有水系的保护,对碱水河地下补水源头及现有河道
加强保护,组建专门队伍定期进行河道清理,保障碱水河水文联系的
畅通。利用碱水河上游取水点已有的水质监测点数据,及时掌握湿地
公园来水水质动态变化情况,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实施保护管理措施。
2 、控制区域内开发性经营活动,严禁在保护范围内进行规划外
的任何开发性经营活动,停止在公园内承包水产养殖等活动,改善部
分水体的富营养化情况,同时对林地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,拆除
不必要建筑物。
3 、禁止在湿地公园内擅自围垦、随意占用或改变湿地和林地用
63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( 2013-2018
途,集中处理公园内现有垃圾;加强湿地公园上游及其区间的污染控
制,严禁向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区域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或倾倒固体废弃
物。
4 、严格管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,做到边施工边保
护,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因施工而造成的水环境污染。积极控制湿地
公园经营过程中潜在的水环境污染因子。对于管理服务区、宣教展示
区、合理利用区等人流较大、污水产生较多的区域,完善污水管网等
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污水的收集和集中处理;完善公园环卫设施(具
体见第十章旅游设施规划第七节),加大垃圾处理力度。
5 、尽快制定湿地公园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规,形成完善的水资
源保护法规体系,做到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,保护湿地公园水质安全。
加大宣传,引导湿地公园周边居民和公众共同参与保护,减少对水体
的污染。
6 、湿地公园内不得使用易污染水源或不易进行污水处理的日化
用品,不得使用化肥与杀虫剂、抗生素、灭鼠药等环境破坏型药剂或
产品。
第五节 水岸保护规划
一、现状
湿地公园内碱水河沿岸基本为近自然型水岸,河道两岸护坡多为
自然土坡,局部河岸冲蚀较严重,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现象。河岸坡
度较缓,多分布有森林、灌丛及塔头。临近河岸的个别区域有从事林
64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( 2013-2018
农养殖的活动,对水岸环境构成一定的人为干扰。公园内部分滨水水
岸湿地植被覆盖度低、景观效果较差。
二、保护措施
1 、工程措施
对于碱水河冲蚀较严重及存在人为干扰的河岸地段,可利用植物
栽植和护底相结合的方式固堤护岸。如在河岸坡脚处采用木桩护底,
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,斜坡上按照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模式栽植
植被,在增强堤岸抗水流冲刷的能力的同时,实现对水岸的生态保护。
湿地公园内自然改造驳岸建设主要集中在湿地保育区碱水河沿
岸,驳岸建设总长度为 0.35km ,其中碱水河南部 0.15km ,北部左侧
支流 0.09km 、右侧支流 0.11km
2 、其他措施
规划对河道壅塞、河道杂物、障碍物等进行及时处理,保证河道
水流的畅通。加强碱水河河岸带两侧植被管护,定期对河岸带森林灌
草植被加强巡护管理,通过维持其自然堤岸特性实现水岸保护。
严禁随意破坏水岸,尽量减少或避免不适当的人为活动对水岸保
护造成的影响,尤其是坡度较陡的地区,防止水岸坍塌或变形。
第六节栖息地(生境)保护规划
一、现状
湿地公园内栖息地(生境)主要包括了西部的草本沼泽区、北部
65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( 2013-2018
和中部的典型森林群落区以及东、南部以落叶松、白桦 / 沼泽交错群
落为主的森林 / 沼泽交错区。区域内生境类型多样,野生动植物资源
丰富。目前,公园内东、南部区域生境的近自然状态较好,生物多样
性指数较高,是水獭等湿地兽类及众多鸟类的栖息觅食地。其他区域
的生境存在部分人为干扰及破坏,对生境保护和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
构成一定威胁和隐患,需要加大保护力度。
二、保护措施
1 、约束和规范湿地公园内人为活动,全面实施禁渔、禁猎,依
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的违法
行为。
2 、建立和完善湿地公园内各类保护设施,明确栖息地保护的边
界范围。埋设界桩、设立警示牌,将游人与野生动物之间形成一定程
度的区域隔离。
3 、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侵入,保护湿地公园内有原有生态系统。
同时,加强森林防火、病虫害防治等工作,配备必要的防治设施设备,
培养专业管护人员,确保公园内生物物种及环境的安全健康。
4 、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,营造全社会保护野
生动植物资源的氛围,共同监督和制止违法行为。加强湿地公园内部
日常巡逻工作,强化监督与执法力度。
66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( 2013-2018
第七节 湿地文化保护规划
一、湿地文化的保护和挖掘
严格保护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区域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遗
产,如传说故事、诗词歌赋、文物古迹等。在保护的同时,积极搜寻
与湿地相关、能够用于反映湿地公园功能和主题、体现湿地文化的相
关素材,以湿地公园所处区域蕴含的深厚文化为基础,挖掘和构筑湿
地公园的文化特色。
二、湿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
通过湿地科普宣教馆、湿地宣教长廊、湿地植物园、民俗文化广
场等展示载体,配以湿地文化节庆、湿地课堂等活动形式,向社会各
个阶层、各类群体展示浓厚的湿地文化,通过亲身参与体验,扩大湿
地文化的影响力,从而树立和深化公众对于湿地生态文化及生态环境
的保护理念,宣扬湿地精髓,传承湿地文化。
第八节 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
一、设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
湿地公园采取管理局、湿地保护管理站、湿地保护管理点三级管
理模式。湿地公园管理局负责整个湿地公园建设期间及运营后的监督
管理工作,妥善处理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活动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及居民
间的矛盾,组织协调公园内部保护调研工作,完善日程巡护及人才培
67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( 2013-2018
养计划,确保湿地保护工作顺利、正常、有序的开展。湿地保护管理
站负责对湿地公园内资源的管护、湿地保护及恢复工程的实施、生态
监测项目的执行、对破坏湿地行为的监督和制止等。湿地保护管理点
负责对湿地公园内重点保护地段资源进行重点保护,加强监测和巡护
管理力度。
二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
根据湿地公园保护管理需要,制定并实施相应规章制度,包括湿
地公园内部行政管理制度、湿地动植物资源管理制度、项目管理制度
等,以规范湿地公园管理机构的内部管理,提高工作效率,确保工作
质量,促进湿地公园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。
三、建立湿地巡护监测网络
加强湿地公园资源与环境的巡护与监测,通过对典型湿地植被群
落、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的重点监测,分析湿地变化趋势、野生动植
物分布态势、人为活动影响等重要信息,制定相应的科研计划、管护
措施,制止破坏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案件的发生,提升对湿地的整体
保护能力。
四、完善管护基础设施建设
1 、湿地公园界碑
在湿地公园主、次入口处设立界碑各 1 块。界碑上标明湿地公园
的名称、范围、功能、保护现状等,规格大小视入口场地情况确定,
68 吉林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( 2013-2018
材质可考虑钢筋砼结构。
2 、湿地公园界桩
沿湿地公园边界,根据地形和转向点情况,埋设界桩进一步明确
湿地公园范围。规划埋设界桩 40 个,可考虑选用钢筋水泥浇筑,其
上注明公园名称、桩号、埋设时间等。
3 、警示牌
主要向游客标示法规或规章的明示、警告、限制或禁止游客的活
动等,起到约束游客行为、保护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作用,规划
建设警示牌 20 个。